博客 时事热点 8岁时爸爸去援藏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听到心里去了

8岁时爸爸去援藏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听到心里去了

本文转自:钱江晚报

张杭杰在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留影

“重要的不是捐了多少东西,而是在他人的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,把更多的爱传递下去,这就是接力的意义。” ——张杭杰

8岁时爸爸去援藏

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

我听到心里去了

“我可能是最早知道这间希望小学来历的杭州伢儿。”当记者联系上张杭杰,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笑声。

三十年前,张杭杰的父亲张士兴是浙江省第一批对口援藏干部,全程参与了“那曲杭州希望小学”的募捐与建设。

这段难以忘怀的经历,给童年的张杭杰心中埋下了梦想种子。

1995年,38岁的张士兴成为浙江省首批援藏干部,远赴西藏那曲。

“爸爸要去做什么,面临什么样的困难,8岁的我一点概念都没有。”父亲登上汽车,身影渐渐远去,当时的张杭杰还没意识到,再见到父亲,已是一年半载后。

唯有一件事,不论是写信,还是回家探亲,张杭杰的父亲总会挂在嘴边:“他告诉我,那曲孩子求学非常艰辛,平均每1500平方公里内只有一所小学,三分之二的适龄儿童都上不了学。”

在张士兴的回忆里,这些话儿子“听到心里去了,很受触动”。

有一天,邻居捧着报纸兴冲冲跑来:“杭杰,你爸爸要在那曲建希望小学了!”

那张报纸,张杭杰看了很久,他立即和母亲“预支”了零花钱,郑重地寄给了杭州援藏工作组。“我想支持爸爸的工作,让那曲孩子也和我们一样有书读!”张杭杰说。

就这样,1996年落成的“那曲杭州希望小学”成为了父子俩共同的牵挂。当年的小学还好不好?入学率是否保持住了?张杭杰知道,援藏归来的父亲对这些问题一定十分牵挂。因为父亲常常摩挲的老照片里,有一张正是他在学校前的合影。

“这张照片坚定了我出发的决心。”2020年开始,张杭杰三次奔赴那曲,相继捐赠了价值25万元的教学设备、学习用品和爱心资金。

捐赠希望小学的石碑嵌进了学校的主教学楼。张杭杰轻轻靠在一旁,和30年前的父亲一样,拍下了照片。

这张照片张杭杰也拿给了8岁的女儿看。张杭杰说,今年自己38岁,刚好是父亲出发援藏的年纪,女儿的年龄也恰好和当年的自己一样,“重要的不是捐了多少东西,而是在他人的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,把更多的爱传递下去,这就是接力的意义。”

本文来自网络。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zdzw.com/blog/article/pid-1608.html

发表评论

(快捷键:Ctrl+Enter 或 Alt+Enter)
匿名评论时,请补充填写以下信息:
*以下联系方式请至少填写一种:

评论列表(0)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Q:268693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dwu365@126.com
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返回顶部